多鄰國的日語學習秘籍!讓我看看你!
https://duome.eu/tips/en/ja
最近还发现了一个母语中文的polyglot,她叫Zoe,广西人,在法国念社会学博士,她最近出了几期语言学习经验的视频讲得特别棒。
看一篇文章说警惕“躺平”“共存”语言陷阱。目前没有一个国家的防疫政策属于躺平。
“我们注定与很多我们不喜欢的东西共存,老鼠、HIV、流感病毒、结核菌、幽门螺杆菌、疟疾、坏人与蠢人。但是,从来不会有人提倡与它们“共存”。共存暗示了一种安之若素的态度,但实际上,这并不会发生,相反,我们会在生活中,持续的与新冠病毒做斗争——人多的地方戴口罩、勤洗手、打疫苗等等。所以,共存也是一个语言陷阱,刺激出潜意识中的反感。”
如果你担心自己的英语口语有口音而不敢张嘴和当地人进行交流的话,如果你觉得自己言之无物,不知道怎么去该和别人表达的话,请看看这位中国驻美国大使的发言:
【Fediverse 个人站点 登记处】
建了个 Google 表单。已有个人网站的诸位,可以提交自己的网站地址,以方便大家在其中挑选对胃口的友链。
【表单地址】
我做了个短链接:
https://fivest.one/fedi_sites
or 原始链接: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2Sw8d5y5sY7WDtYiJmx8zPFZ_h4chbv2WRUJPdb3Y7XmZTA
七年——想對準備養寵物的人說的一些話。
原文可能不太適合一些情緒不太穩定的象友看到,因此我即便已經設置了折疊依然沒有把這篇文章設置為公開在TL上顯示。
而這篇補充我設置了公開。
這是一個還沒緩過勁來的飼主絮絮叨叨的一些話。
我自問不是個多好的飼主,我自己也自嘲養得很糙,是大爺自己爭氣。
我們誰都不會是、也不可能是完美飼主。
我們能給予的只會是、也只應該是我們能力範圍內能給予的。
有些生氣的怪話就不說了。
原文這篇文章並不是我對大爺的全部記憶,還有很多很多很多碎片記錄在微博和手機相冊、還有跟朋友的聊天當中,還有很多碎片只存在於我的記憶裡。
如果有沒養過而打算或者準備養貓、或者計劃養其他壽命較長的寵物的人看到,我希望這篇回憶能讓你再次慎重考慮。
因此我將它設置成了非公開,而非僅關注可見。
你將要承擔的不僅是照顧一個生命的責任,不僅僅是吃喝拉撒生病看醫生,它會給你帶來快樂,也會讓你擔憂,還會讓你生氣,最重要的是它終歸有一日會離去,可能是它不想再掙扎了,可能是現實條件不允許它繼續掙扎了,也可能是你為了讓它不再痛苦而替它作出決定。
這都不是不離不棄就夠的。
你的一切選擇,你替它所做的一切選擇,以及到最後結束的沉重和悲傷,你是否有這個覺悟做這樣的選擇?
即使你做好了選擇的覺悟,你是否能夠接受選擇的結果?
如果它不是壽命將盡,而是病痛纏身,這個抉擇可能會來得更早,你無法逃避。
你給它一個家固然溫馨,當你在與它相處的過程中積累的快樂越多,選擇結束時所要面對的悲傷和痛苦也會越多。
當抉擇來到面前,你會為了自己不那麼難過,而不管它是否痛苦、強迫它活著陪你、最後狼狽而終嗎?
或者你會為了讓它不那麼痛苦,舒服體面地離開,而留給你無盡的回憶和哀傷?
這是理智和情感的交戰。我自問做好了覺悟和準備,學生時代親手結束過那麼多實驗動物的生命,看過那麼多資料也知道這將會是怎樣的過程,到為大爺下決定的時候,依然糾結了很久。
我希望它不要太痛苦,把難過留給我就好。前一句我做到了,但後一句並不是「就好」。
相比之下,不離不棄反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了。
我希望準備承擔一個生命的重量的你,也能重新並提前思考這遲早必須要面對的問題。